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新聞資訊 > 快訊網站首頁快訊
高紀凡等大佬告誡光伏“新玩家”:不要被資本綁架
2022年12月1日,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主辦的2022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暨(滁州)光伏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在安徽滁州成功召開。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在會議中透露,2022年1-10月,我國新增光伏裝機58.24GW,已經超越了2021年的全年裝機,同比增長高達98.7%。
2022年的光伏市場無疑是異?;鸨?。前三季度,光伏制造業4個主要環節的產量都有大幅度的增長,多晶硅產量同比增長52.8%,硅片產量同比增長43%,電池片產量同比增長42.2%,組件產量同比增長46.9%。
市場的旺盛需求也讓供應鏈各個環節出現了漲價趨勢,其中以多晶硅料的價格漲價幅度最高、影響最大。今年多晶硅料價格最高突破了300元/千克。市場終端需求的暴漲、上游供給增產幅度慢,造成了供需嚴重失衡,是上游價格暴漲的核心因素。
近兩年來光伏市場的持續火爆+“雙碳”趨勢的加持,大量“新玩家”開始涌入光伏行業中來。
“新玩家”來襲
今年5月下旬,寶馨科技宣布正式進軍光伏行業,公司擬在安徽蚌埠懷安縣投資建設2GW 光伏電池及 2GW 光伏組件、新能源高端裝備相關產品。6個月后的11月,寶馨科技宣布擬投資18.6億元建設光伏異質結電池、組件。
2021年,憑借在光伏裝備領域多晶硅還原爐的基礎,雙良節能決定從上游往下延伸進軍光伏硅片及組件業務。當年3月,雙良節能雙良節能發布公告稱,其與包頭市人民政府、包頭稀土高新區管理委員會擬簽署協議書,擬在包頭市稀土高新區分兩期建設共40GW單晶硅項目。
在更早之前的2020年,僅成立一年的高景科技入局光伏,與珠海市國資委簽署了光伏新能源項目投資落地合作協議,總投資約170億元。首期項目預計2021年即可建成投產,二期、三期項目預計將分別于2022年、2023年陸續投產,合計產能50GW。
……
在2022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現場,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點評道:“現在光伏行業里分為三種企業。一類是之前就在行業中的老玩家,一類是原本在光伏產業鏈或者輔材行業的新玩家,最后一類是此前和光伏完全沒有關系、比新玩家更新的新興玩家?!?/p>
新玩家大量入局的背景是近兩年來光伏行業的火爆及光伏企業的高利潤。而新玩家也并沒“盲從而動”。它們一方面大多具有一定的資本積累或者有著金融機構、投資機構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踩準了光伏即將進入技術換代的關鍵時期。
“老玩家”的告誡
2022年,我國光伏電池實驗室效率不斷刷新紀錄。2022年1-11月,中國光伏企業11次刷新電池效率,其中8次為N型電池。N型電池的時代可能很快到來。
隨著上一代光伏技術的理論轉電效率達到極限,今年下半年以來,新入局光伏行業的上市公司加碼布局新技術電池、組件的產能,主要代表為TOPCon、異質結、鈣鈦礦。對于光伏“新玩家”來說,沒有資產包袱是其搶奪市場份額、甚至顛覆市場格局的先發優勢。
不過在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光伏“老玩家”們顯然對于“新玩家”的來襲并不感冒。
“我們不能太小看制造業,不是誰拿著資本、抱著錢進來都可以成功的?!本Э颇茉垂煞萦邢薰靖笨偛缅X晶說,“從實驗室技術到規?;a、最終再到客戶購買的產品,是一個漫長的過程?!?/p>
以異質結技術為例,1990年,日本三洋公司最早開發成功。但是三十多年過去了,異質結技術依然沒有實現商業化。
事實上,無論是異質結、TOPCon還是鈣鈦礦,不是只有“新玩家”在依托資本優勢發力。
“新玩家必須思考一個問題,老玩家手握大量現金,會不去研發新技術么?老玩家為什么不快速大規模擴產填補市場空白,反而要把市場空間留給新玩家?”高紀凡說,“實際上所有的新技術,老玩家們都有所積累和大量的投入。老玩家們從十幾年的經驗中學到了:擴產是要有節奏的?!?/p>
周期依舊,小心風險
事實上,“老玩家”們并非全盤否定資本的作用?!凹夹g發展沒有錢是不行的?!卑⑻厮龟柟怆娏瘓F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張光春說。
但資本逐利,看中的是光伏行業在“雙碳”背景下暴增的利潤和未來無限潛力。企業大規模入局可能會打亂行業正常發展或者自我調整的節奏。
從2021年多晶硅料價格開始上漲之后,上游企業紛紛開始了擴產節奏,新入局企業也開始布局新建產能。
據硅業分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呂錦標介紹,今年1月多晶硅料產量僅5萬噸,到9月單月產量就達到9萬噸。截止11月,2022年全國多晶硅料產量已經達到了71.4萬噸,全年預計超過81萬噸?!凹由线M口量,90萬噸硅料可滿足350GW組件用料?!眳五\標說。隨著明年產能翻番,保守預計全年產量超過146萬噸,加上進口硅料,可滿足600GW組件用料。
而2021年,全年多晶硅料產量不過50.5萬噸。
上游供給如吹氣球般暴漲,但下游市場規模的擴張可能并沒有這么快的速度。隨著多晶硅料供給的充裕,產業鏈供不應求的局面將會逐步扭轉。而在這一時期出現的大量產能很可能就要擔心市場需求不足的問題,成為泡沫中的一員。
“光伏行業還是有周期性的?!标柟怆娫炊麻L曹仁賢說,“小周期也許3年,大周期也不過5、6年?!?/p>
邁出第一步
盡管并不算十分看好“新玩家”們,但“老玩家”并不排斥競爭?!伴L期供大于求的市場無法刺激進步和創新。只有在供大于求的情況下才會激勵企業創新?!?/p>
許多人幻想著押注新技術,成功之后實現“贏者通吃”。這是一種理想化,甚至是不現實的想象。首先,技術突破是無法預知或者排定時間表的。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不會按部就班的到來。
此外,“老玩家”們從實操的角度判斷,單獨的技術很難區分高低。真正落實到光伏發電里的度電成本和系統成本,才會是未來競爭的關鍵。
“性價比”,這個關鍵詞顯然比新技術對于“老玩家”們更具吸引力。因為無論是哪一種技術對于業主來說并不重要,即便是在N型電池大面替代P型電池后,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P型電池更具性價比,那P型電池依然會是業主們的首選。
而對于“新玩家”們來說,擴產、新技術研發只是開始了進軍光伏產業的第一步。對于TO B產品來說,銷售渠道的打通難度要遠高于TO C產品。
“即便你(新玩家)生產出了合格、高質量、高效率的產品,業主可能也很難一下就相信你產品的可靠性與穩定性?!睆埞獯赫f,“這也是老玩家的優勢所在?!?/p>